临沂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战略定位:规划将临沂市定位为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商贸物流枢纽、滨水宜居文化名城。
发展目标:到2035年,临沂在区域发展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样板、鲁南经济圈重要增长极、传承沂蒙精神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优美、山水独特的和谐宜居城市。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29.2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26.80万亩。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16.00平方千米。
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511.15平方千米以内。
国土空间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主三副多节点、四屏八脉润田园”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这一格局旨在提升中心城区和沂水、平邑、临港新城三个副中心的要素集聚能力,培育鲁南城镇发展轴、京沪城镇发展轴,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发展。
综合交通:落实“三网两圈两枢纽”的综合立体大交通格局,落位“米”字型高铁网、“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构建“双环一联七廊道”市域通道系统,在市辖区构建“三环十八射”骨架路网,优化中心城区道路结构配置。
基础设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如双堠水库、黄山水利枢纽等,构建全域安全高效的供水格局;优化能源结构,统筹布局智能、绿色的供电体系、安全可靠的燃气体系。
历史文化保护: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构建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山东省传统村落等。
特色风貌塑造:强化城市设计和乡村风貌引导,构建北部岱崮风貌区、南部田园风貌区、东部丘陵风貌区、西部浅山风貌区、中部水城风貌区的整体特色风貌格局,彰显“蒙山沂水胜地、琅琊文化故地、沂蒙革命驻地、改革开放要地”的国土空间魅力。
产业布局:市域构建“东钢、西木、南智、北食、中新兴”的产业布局,全市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提升国土空间品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是对临沂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
规划传导与监督:完善规划传导机制,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要求,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将规划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
组织实施:临沂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综上所述,临沂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涵盖了空间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文化保护、产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临沂市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