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的位置:
正文
绘就“留人、活厝、兴业”新图景 ——福建永春运用评价成果推进乡村建设侧记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量:68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空心村如何留人?古厝要怎样盘活?产业该如何培育?……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以入选乡村建设评价工作国家级样本县为契机,对照包括农房建设、村庄建设、县镇建设、发展水平4方面56项指标,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从农房建设、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县镇辐射带动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全面运用评价体系指导和推进乡村建设工作,推动解决评价发现的问题,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从评价结果看,永春县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房质量安全监管、数智乡村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工程、创新镇村养老服务以及农污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关专家表示,特别是在古厝盘活、技艺传承、特色农产品等方面深深烙上“永春印记”,“永春实践”正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永春经验”。

古厝盘活 从“流人”到“留人”

永春县花石社区位于县城边上,保留着10多座闽南风格的历史建筑。这些散落在永春大地上的“明珠”,承载着乡愁记忆和诉说历史变迁的使命。

“之前这些历史建筑缺乏修缮和活化利用,日渐衰败,看着真是心疼啊!”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郑大德介绍说,2022年,花石社区以乡村建设评价体系为指导,对这些历史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渐渐让这些历史建筑重焕光彩,并通过盘活历史建筑,“筑好‘巢’,引‘凤’来”。目前,这里已有温铁军研究团队、福建农林大学实践基地等入驻,“一下子把沉睡的资源唤醒了”。

在永春,类似于花石社区这样盘活历史建筑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历史建筑的盘活,越来越多的乡贤和大学生纷纷回到永春,投资考察、建言发展,赋能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

“目前,永春县已有80%以上的历史建筑得到有效的活化利用,古厝空心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永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务中心负责人蔡耿艺介绍,该县通过“盘厝赋能”的方式,不仅进一步引导了乡贤守住“乡愁基因”的情怀,更实现了“聚贤引贤和人才回归”的目的,实现了从“流人”到“留人”的转变。

技艺传承 守住文脉乡愁

“龙水漆篮”是永春县著名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与永春纸织画并称为“桃源双绝”,先后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漆篮制作作为祖传技艺,早些年,在仙夹镇有些村落几乎人人都会。“村民们一天忙到晚却赚不了几个钱,因此村里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干。”仙夹镇龙水村党支部书记、漆篮技艺传承人郭志煌说。

怎么办?按照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指导,该村开始从创新中努力找“出路”、挖“潜力”。

“龙水漆篮作为闽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其传承也需要转变和创新,漆篮从注重实用价值到注重观赏价值的转变,既是迎合市场的需要,也是自身增值、提高手工艺人收入的要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并推广这项技艺。”永春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陈志国说。

如今,龙水村在郭志煌的带领下,传承古老工艺,结合现代技术,让漆篮制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获得多项殊荣。

龙水漆篮的“重生之路”,在该县多个乡村轮番精彩上演。与此同时,永春香、永春佛手、永春醋……一系列传统技艺,正得到有效守护和传承,特别是在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指引下,这些技艺不断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源远流长。

惠民利民 “造血”功能不断完善

永春县是全省传统优势花卉重点县以及全省中东部花卉苗木生产区,花卉苗木生产面积5.16万亩,生产经营企业超过350家,花卉销售网点210多个,从业人员6万多人,在地产值超50亿元,产业规模效益居于福建省前列、泉州市首位。

前年以来,在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和林村以高速路口的便利,积极对接花卉产业,并打造了全省最大的现代化大棚花卉产业园,吸引了一批花卉企业入驻。其中,永春县绣球省级花卉种质资源库是全省唯一的绣球省级花卉种质资源库。

与花卉一样,龙水的漆篮陆续销向全球、花石社区的盆景走向世界、永春香遍布全国……

成效的背后正是得益于该县充分运用乡村建设评价体系开展问题检视,正视存在问题、正向解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的造血功能,让乡村更有味——

乡愁记忆铺就“回归路”。以乡愁为桥梁,让在外的永春人才乡贤回乡创业、就业,实现“感情回归、智力回归、项目回归、资源回归”,为全县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和美乡村筑好“创业巢”。通过对标对表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结合永春县实际情况,下大力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留住美丽乡村的底色,出台相关政策,擦亮创业名片,为人才和乡贤回乡创业保驾护航。

特色产品念好“致富经”。现在从龙水产出的漆篮,年销售额可达1800多万元,村里人均收入突破了1.5万元。漆篮产业的重振,同时带动了乡村面貌的巨变。

随着乡村建设评价的深入开展,永春县乡村面貌变化巨大,无论是人居环境、公共配套建设,还是生产秩序、村民生活水平,均福气满满、越来越美。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9.05 张海林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

客服 客服
客服
电话 电话
电话
400-666-9716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二维码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topimg top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