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的位置:
正文
杭州萧山:统筹“四好”建设 打造人民满意的美好家园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量:26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6日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目标,秉持“好房子”就是好生态理念,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努力让群众更有感、城市更温暖、发展动能更充沛。

系统推进 注重全面覆盖

  “好房子”不是“孤立的住宅”,而是城市有机生命体的重要方面,必须系统推进。

  萧山区坚持全周期跟进,摒弃“重建设、轻运维”的粗放模式,从规划选址“源头把关”、土地出让“指标约定”到方案设计“细节打磨”、施工验收“品质严守”,再到后期运维“服务跟进”,形成覆盖“建、管、用”的全链条管控机制。

  坚持全维度提升,围绕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聚焦“硬件补短板、软件提效能”,启动“旧改+未来”工程,升级片区化改造模式,打破区域界限、治理壁垒,统筹植入文化服务、便民商业、休闲健身、托幼养老、党群服务、创业空间等,探索形成百尺溇社区“1256”全龄友好生态等范例,让好房子“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坚持全主体参与,在构建区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良性格局的基础上,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向上借力,争取要素支持。去年,萧山区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共获得专项借款213.7亿元,数量、额度均居浙江省首位。

聚焦群众 满足居住需求

  “好房子”设想再美好,如果做不好群众工作,无法全面落地都是空谈。

  萧山区坚持以换位思考把准群众需求,推动旧改跟着民心走,从“先把破家修牢靠”的基础刚需到“车位充电不犯难”的便利升级,再到“有处聊天有地玩”的空间焕新,最终实现“一老一小皆开怀”的满满幸福。累计完成260个小区改造、建成48个旧改类未来社区,20余万群众直接受益,让老城区“好看”更“好住”。

  以真情实意凝聚群众共识,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工作中,在湘湖家园加梯过程中,创新“分层收集意见、分级破解难题、逐级达成共识”模式,建立“楼道微议事—网格恳谈会—社区协调会”三级民主协商机制,召开夜间议事会86场,有效解开群众“意见结”,不仅刷新全国老旧小区成片加梯纪录,更以“湘湖范式”走出民生改善新路径。

  以机制创新化解群众担忧,聚焦群众“家门口”的公共区域品质、垃圾处理、噪声污染等痛点,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以建章立制织密长效治理网,有力推进问题的源头化解。在全省率先推行小区公共区域设计方案前置评审,公共区域信访量直降四分之一。

深度融合 实现创新发展

  “好房子”是“房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关键支点,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萧山区不断强化以房聚人,建设青创驿站、青创社区、青创综合体三位一体的青年创业空间,擦亮“青创萧山”品牌;完善“青年安居一件事”体系,今年推出公租房不少于1200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不少于1250套,加快打造“青年向往之城”,让广大青年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强化以房营城,统筹推进“好房子”建设与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匹配城市各类空间和资源,一并推进老旧园区、老旧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等片区改造提升,实现“点上出彩、连片精彩”。例如,以浙农东巢艺术公园为核心,通过盘活低效资产、补齐生活配套、传承工业文化,打造“好房子+好配套+好文化”生态体系,成为杭州“文化+消费”的网红打卡地。

  强化以房兴产,以“好房子也可以是创新空间”的理念,利用存量楼宇资源加快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同时探索松绑产业园区工业项目保租房配建指标“硬杠杠”,有力推动“职住平衡”,不断厚植产业创新发展支撑力。

  初心如磐,使命必达。相关负责人表示,萧山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浙江省委决策部署,以“好房子”建设为引领,系统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为走出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贡献更多萧山案例、萧山探索。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11.25 姜永柱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甲1号北楼三层302-3289室

联系电话:13834789121

客服 客服
客服
电话 电话
电话
400-666-9716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二维码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topimg top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