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265-2018《红外光学玻璃》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红外光学玻璃的分类及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归纳:
标准编号:GB/T 36265-2018
中文名称:红外光学玻璃
英文名称:Infrared optical glass
发布日期:2018年6月7日
实施日期:2019年5月1日
发布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宁波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等
分类:按透过波段范围分为中波红外光学玻璃和长波红外光学玻璃。
命名方式:采用“IRC-产品序号-透过波段(1-中波,2-长波)-红外光学玻璃”的命名规则,如IRG203表示序号为03的长波红外光学玻璃。
该标准对红外光学玻璃的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折射率偏差:红外光学玻璃的折射率偏差应符合标准规定,确保折射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红外透过率:红外光学玻璃的红外透过率应不低于标称值,以保证其在红外波段的应用性能。
杂质:对玻璃中的杂质含量进行了分级限制,确保玻璃的纯净度和光学性能。
条纹度:规定了玻璃条纹度的等级标准,以减少条纹对光学性能的影响。
表面缺陷和裂纹:对玻璃的表面缺陷和裂纹深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玻璃的外观质量和光学性能。
崩边:规定了红外光学玻璃削边的柱面总面积限制,以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损伤。
尺寸偏差:对玻璃的长度、直径和厚度偏差进行了规定,确保玻璃尺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耐潮稳定性和耐酸稳定性:要求玻璃在潮湿和酸性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线膨胀系数、转变温度和驰垂温度偏差:对玻璃的热学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其在温度变化下的稳定性。
克氏硬度和密度偏差:规定了玻璃的硬度和密度偏差范围,以保证其物理性能的一致性。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红外光学玻璃各项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包括折射率偏差、红外透过率、杂质、条纹度、表面缺陷和裂纹、崩边、尺寸偏差、耐潮稳定性、耐酸稳定性、线膨胀系数、转变温度和驰垂温度、克氏硬度和密度等指标的测试方法。这些试验方法均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
该标准规定了红外光学玻璃的检验分类、出厂检验项目和型式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包括红外透过率、杂质、条纹度和尺寸偏差;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规定的全部内容。在特定情况下,如产品研制定型、设备工艺配方改变、正常生产每年至少一次以及停产半年以上准备投入生产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该标准还规定了红外光学玻璃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GB/T 36265-2018《红外光学玻璃》是一项全面规范红外光学玻璃生产和应用的国家标准,对红外光学玻璃的分类及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