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宜丰县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为1933.52平方千米,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县域:包括4个乡、9个镇、1个垦殖场、2个林场,总面积1933.52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包括新昌镇、桥西乡,总面积为125.66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确定了宜丰县未来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为:中国毛竹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基地、江西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田园宜居文明城市。
耕地保有量:到2035年,宜丰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8.302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9209万亩。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87.53平方公里。
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54.82平方公里以内。
构建了“一心双核,一屏三廊,三轴四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一心双核:以县城为城镇发展的主核心,以“天黄潭”和石市镇作为县域文化生态旅游服务核与县域货运交通枢纽核。
一屏三廊:以北部九岭山脉为生态保护屏障,保护耶溪河、长塍港、棠浦河三条生态廊道。
三轴四区:强化县域沿大广高速南北向城镇联动发展主轴,东西向的沿昌铜高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次轴和沿G354国道城镇聚合发展次轴,打造城镇一体化发展区、生态经济发展区、文化旅游发展区、现代农业与工矿服务区。
生态修复:重点实施同安、花桥矿山修复重点工程,市级重点水土治理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官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维护重点工程,锦江、耶溪河、棠浦河及长塍港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工程。
国土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农用地综合整治,开展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城市更新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大力挖掘用地流量,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和高效利用。
按照分层分级、协同共享的原则,构建城乡生活圈。
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建立县级公共服务中心。
以北部“天黄潭”组团和南部石市镇两个次中心为依托建立2个重点乡镇公共服务中心。
其他乡镇建立一般乡镇公共服务中心。
由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细化中心村(社区)级服务中心,形成“县级—乡镇级—村(社区)级”三级县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共同体”。
铁路网:规划形成“两普一快”的县域铁路网,包括浩吉铁路、九长铁路和南昌至长沙城际铁路。
高速公路网:规划形成“两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络,包括昌铜高速——铜万高速宜丰联络线、昌栗高速、铜万高速和大广高速。
县域干线网络:规划构建“三横三纵”的县域干线路网,以国省公路为骨架,构建内外通达、便捷高效的干线公路网。
强化组织领导:宜春市、宜丰县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健全规划体系:组织完成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地落实。
维护规划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改革的决策部署,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
以上内容主要基于《宜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其相关评估报告和解读文章,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