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操作规程WS/T 391-2024包含了关于CT检查的一系列详细规定和指导,以下是对其主要内容的归纳:
本标准规定了CT检查前准备、技术方法、程序及影像显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技人员对患者进行CT检查。
规定了与CT检查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如平扫、增强扫描、薄层扫描、重叠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靶扫描和靶重建等。
检查操作室及扫描室的室温(18°C25°C)和相对湿度(40%80%)需符合要求。
设备启动前的电源和环境检查,包括闭合电源柜电闸、启动电源稳压器、系统启动和预热等。
从工作列表中提取并核对患者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影像号码等。
引导病人进入扫描室,安置病人于扫描床上并交代注意事项。
根据临床要求的检查部位,按体表定位的方法摆正检查部位。
规定了头颈部、胸部、腹部、骨关节等不同部位的扫描管电压、管电流、扫描层厚、重建算法等具体参数。
增加了儿童CT检查的特殊要求。
在增强扫描中,详细规定了对比剂的使用、注射流率、总量以及扫描条件和参数等。
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的后处理,如窗宽窗位调整、图像放大、测量、重建、CT值测量等。
发送图像至诊断工作站,并经激光相机打印照片。
规定了CT辐射防护应遵循的原则,即尽可能低的剂量(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ALARA)原则设置扫描参数。
强调了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非本科室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原则上不准操作机器,特殊情况需经主任批准,并在本科室人员在场方可操作。
总的来说,CT检查操作规程WS/T 391-2024是一份全面而详细的规范,旨在确保CT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医疗机构医技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