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的位置:
正文
赣24G310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
来源:益程咨询
浏览量:85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8日

点击下载

赣24G310《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 是江西省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集,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下为该图集的核心内容概述:


一、图集基本信息

  • 图集编号:赣24G310

  • 批准部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施行日期:2024年6月1日

  • 编制依据:根据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年度第一批江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和建筑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赣建设〔2019〕15号)要求编制。

  • 主编单位:江西省建筑技术促进中心、江西省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特点

  1. 结构组成

    • 由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预制底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又是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

    • 预制底板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底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根据跨度需求选择不同类型(如平板、带肋板、空心板等)。

  2. 技术优势

    • 施工效率高:预制底板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简便,缩短施工周期。

    • 质量可控:工厂预制质量稳定,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 节能环保:减少模板用量,降低材料浪费,符合绿色建筑理念。

    • 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好,刚度大,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3.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各类房屋的楼盖结构,尤其适合住宅及各类公共建筑。


三、设计及构造要求

  1. 材料要求

    • 预制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 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 预制底板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

  2. 构造措施

    • 预制底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积不应小于结合面的80%,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 当预制底板的跨度超过4m时,应增设桁架钢筋或其他形式的抗剪构造钢筋。

    • 若采用预制预应力底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反拱,确保结构的平整度。

  3. 跨度与选型

    • 跨度大于3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平板。

    • 跨度大于6m时,预制底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 叠合楼板厚度大于180mm时,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四、图集应用与实施

  1. 设计依据

    •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设计及构造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等相关标准。

    • 预制底板制作、施工及短暂设计状况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 50666)的相关要求。

  2. 施工要求

    • 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图集要求进行叠合楼板的施工,确保材料质量、构造做法及节点处理符合规范。

    • 预制底板的安装应平整、稳固,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浇筑应均匀、密实。

  3. 验收标准

    • 叠合楼板施工完成后,需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其满足承载力、刚度、平整度等要求。


五、图集意义

  • 规范标准:为江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 推广应用: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在江西省的普及,促进了建筑工业化、绿色化发展。

  • 技术创新: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对叠合楼板的设计、构造和施工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


赣24G310《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 是江西省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重要技术文件,设计及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图集要求执行,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

客服 客服
客服
电话 电话
电话
400-666-9716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二维码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topimg topimg
TOP